四川新闻网消息(李桂武 李婷婷 记者 郭建坤)大力实施电力扶贫,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自2016年以来,国网南部县供电公司投资7.23亿元,彻底解决了198个贫困村、3.28万贫困户供电设施落后、供电能力不足等问题,让全县农村低电压得到有效改善,充分发挥电网企业优势,体现了国家电网“大国重器”的责任担当。
![]() |
投入7个亿,提档升级贫困村电网
“电网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关系着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繁荣,电力助推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必须将扶贫工作作为天大的事、使天大的力、尽天大的责,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国网南部供电公司总经理苏旭辉说。
![]() |
按照南部县委要求,国网南部供电公司加强组织,2016至2020年,该公司先后通过农网改造升级、中心村电网改造、村村通动力电、贫困村电网改造等项目,累计实施贫困村电网建设项目215个,总投资7.23亿元。同时推进城乡居民“同网同价”,实现了全县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农村老百姓累计减少电费支出0.5亿元,惠及40万户农村用户。
苏旭辉说:“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多次深入贫困村开展实地调研,结合所在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和政府扶贫方案,逐镇、逐村、逐户开展电网现状分析,对有用电问题的村组和贫困群众逐一建立台账、逐一登记、逐一制订方案、逐一解决。”
据统计,在实施贫困村电网改造前,全县农村普遍存在低压供电半径长、变压器容量不足等问题,经过改造后,电网已改造地区农村用户户均配变容量由原来的不足0.97千伏安提高到1.47千伏安。
用上舒心电,村民发展产业奔小康
“现在电压足了,电好用了,发展产业、脱贫奔康信心更足。”南充市南部县桐坪镇分水村村民杜龙飞看着活蹦乱跳的猪和羊激动的说道,“能有今天的日子,一是有了好政策,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帮了大忙;二是基础设施好了,特别是电改好了;三嘛当然还要靠自己的双手……”。
南部县桐坪镇分水村是南部县偏远村之一,距离县城132公里,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山高坡陡,村内无致富产业、群众无增收渠道,是典型的贫困村。
国网南部县供电公司派驻分水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李桂武说道,“分水村的电网最早在2001年进行过改造,在2017年以前,村里仅有一台50千伏安的变压器,因为电压不足,一到晚上用电高峰期,电灯泡钨丝就成了红丝丝,抽水、打米、磨面、打饲料,要等到深夜才行,一些村民买回来的冰箱、空调等成了摆设。”
![]() |
让老百姓告别贫困,改善基础设施是关键。为了让分水村的老百姓用上舒心电,2017年初,国网南部县供电公司启动了该村的电网改造,共投入260万余元,新安装了3台100千伏安变压器,将以前的50千伏安变压器升级为100千伏安,村里的供电容量净增加了7倍。同时,对高压、低压、入户线路,电杆、电表等全部进行升级改造。
电足了,用电方便了,村民杜龙飞买了加工饲料的机器,安装了抽水机,将村里小水库的水直接抽到半山腰的家中,用来养猪、养羊。
“我们分水村,现在买冰箱、空调的家庭越来越多,打米机、磨面机、饲料机等小型机械都成了必备品。电力改造升级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随之也就提高了,再也不用半夜给猪打饲料了,现在想什么时候打都可以。”杜龙飞对记者说道。
结对帮扶2个村,贫困村旧貌换新颜
南部县碑院镇高坪村,曾经是全县典型的贫困村,如今只见条条通村公路如同玉带缠绕在山间,路上不时有小车、摩托车疾驰而过。在晚熟柑橘、茶叶等产业园里,村民们正忙碌着,有的在除草、有的在施肥。村活动室内,图书、电脑、电视等设施一应俱全,室外,村民们有的在广场上学跳坝坝舞,有的在体育器材上健身。
该村共有450名贫困群众,村无致富产业,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全村仅有一条不足3公里长的村道路与外界相连。自国网南部县供电公司帮扶以来,该公司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36名党员干部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与高坪村116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
同时,不断加快基础设施“补短板”,建成了标准村文化室、村卫生室、村敬老院,新建村组道路15.61公里,互联网络及通信实现全村覆盖。同时,还建成了农业提灌站2个、灌溉渠5.9公里,山平塘4口、蓄水池5口。
![]() |
村民脱贫奔康,产业是关键。在国网南部县供电公司的倾情帮扶下,以及当地党委、政府的努力下,高坪村建起了2个产业园,其中晚熟柑橘产业园约1200亩、茶叶产业园约120亩。
一场脱贫硬仗打下来,2020年高坪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8850元。
自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国网南部县供电公司共结对帮扶2个贫困村,经过倾情帮扶,如今,2个村旧貌换新颜,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富足,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越走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