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页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75名学生赴京组成志愿团,为冬奥助力

时间:2022-03-31 11:15:54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王海静

四川新闻网消息(唐歆 李婷婷 记者 郭建坤) “教书育人”为学校本职,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学校自建校以来,通过全方面培养学生,经历多年励精图治,最终形成一所专业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办学条件优良、办学特色鲜明、就业安置可靠的学校。

北京在继2008年举办夏季奥运会后,2022年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目前全球仅有的“双奥”之城。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在机缘巧合下与北京某食品公司达成合作,于2022年1月先后派出外语系59名学生、农科系16名组成志愿服务团奔赴奥运,为冬奥凝聚“微火”。在北京冬奥和残奥期间,同学们面对挑战不气馁,在挑战中成长,为冬奥添威助力。

成长不期而遇,为冬奥添威助力

“外语系接到学校要从本系选出部分冬奥志愿服务人员的指令后,我们辅导员立刻将选拔信息传达给同学们,最终从526名报名学生中选出59名合适的学生。这些学生同时满足18岁以上、具有有效身份证、爱党爱国、和家长协商一致、已经打完第三针加强针且24小时核酸检测为阴性等基本要求。”外语系吴老师在采访中告诉记者。

去往北京前,学校对75名学生举行了动员工作部署会。会上强调,“到达北京后要服从管理,注重为人处世和言谈举止,将中国人和南职院的形象树立好,内外兼修。最为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的身心安全。”

1月7日中午,75名学生从学校出发,从高坪直飞北京。75名学生中多数为2020级学生,他们平均年龄为20岁。在飞机上,同学们心里充斥着对冬奥的期待,远远大于未来可能预计到的困难。

“我被分配到入口核销处工作,负责检验经过入口的人们身上的身份条形码是否和本人相符,检验核酸结果是否为阴性,平均每天要核验500人左右。”刘易楷同学对记者说道,“也许是没有经历过长时间的站立工作,前期一整天下来,身体感到巨大的疲惫,但这一点很快就适应了”。

根据安排, 75名学生主要分布于:国家游泳中心、奥林匹克公共区牡丹餐厅、中国反兴奋剂检测中心、北京颁奖广场等地。北京冬残奥会于3月13日闭幕,志愿工作于3月16日结束,现在已经顺利返回学校。

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们勇往前行

75名学生首次参加国家奥运会,也是首次为奥运服务,本次奥运会经历不仅给他们带来困难和挑战,也在困难深处激发“一起向未来”的澎湃力量。

随着同学们对工作越来越熟悉,也能在工作之余看看喜欢的比赛。“在工作做完之外,我和好友还去水立方看了中国队的冰壶比赛,近距离观赛体验到了竞技体育的魅力。我会永远记得北京飘过的雪和奥运健儿的笑脸。”接受采访的一位女生谈起近距离看过的比赛时,激动地对记者说道。

在牡丹餐厅参与志愿服务的同学说起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那次我们在餐厅工作时,无意间拾到一位女士的戒指,归还给她时才知道那枚戒指是女士的婚戒,对她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后来还给我们写了一封感谢信。”

北京2022冬季奥运会前期刚好是中国传统新年节日时期,来自全球各地的奥运选手聚在一起,“沉浸式”地体验了中国新年。在水立方参与志愿服务的一位同学说道,“春节前期,我们为水立方布置了新年装饰,在布置的时候我想着一定要表现出中国的新年‘味’儿,让国内朋友能感受到家的气息,也让国外友人领略下中国春节的魅力。”

“当然还是想念家和家人的,首次没有在家过春节、和家人守岁不免感到孤单,但和同来的同学朋友们一起度过春节、元宵也是一次独特的经历。”提及未能和家人度过春节时一位同学说道,“这次经历也让我更加独立了一些。”

成长路上的“调味剂”,激发“一起向未来”的澎湃力量

2022年北京冬奥向世界展现了如今中国的气象,激荡着“一起向未来”的澎湃力量。时代的激流冲击着、塑造着一代人,而南充职业学院的同学们也将和一代人一起赋予这个时代截然不同的气质。

“冬奥会不是每年都有,更不是每个冬奥会都在中国。我为的学生们感到骄傲,也为他们能顺利完成各项任务感到光荣和自豪。”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校领导表示,冬奥只是他们成长路上的“调味剂”现在冬奥已经结束,希望他们将尽快调整状态,早日回到原来的位置。

2022北京冬奥让全世界见证了永不言弃的体育竞技精神,也让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的75名学生展现了中国青年最好的一面,通过本次服务冬奥,志愿服务团的同学们也定会将冬奥精神传承到底,迎难而上,永不言弃。(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