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为向海外网友展示南充品质旅游资源、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国家级非遗技艺,增进他们对南充独特的地域特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的了解和喜爱,5月17日,在第12个“中国旅游日”的到来之际,南充大木偶剧《丝路驼铃》和南充英文文旅宣传片《丝韵绸都》将分别在中国日报、国际在线等外宣媒体平台和海外社交媒体展播,诚邀海外网友体验嘉陵江畔大美南充的独特文化魅力。
![]() |
嘉陵江畔新南充 |
据悉,“中国旅游日”确定在每年的5月19日,是因为这一天是中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徐霞客撰写《徐霞客游记》首篇《游天台山日记》的开篇之日。今年5月19日 “中国旅游日”的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
![]() |
阆中古城 |
大木偶剧《丝路驼铃》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故事,这是一段追逐梦想的历程。英文宣传片《丝韵绸都》聚焦南充丝绸源点、嘉陵江、川北大木偶、高坪竹编、阆中古城、春节之乡等关键词,以南充市高坪区六合丝博园工业遗址“丝绸源点”画面切入,呈现了南充丰富的文化底蕴,期待着美好旅程从“丝绸源点”开启。
![]() |
丝绸源点 |
嘉陵江是南充人民的母亲河,它百转千回,将最柔美的身段留在了南充。这里江水温润、土地肥沃,遍植桑树,成就了一城丝绸锦绣。南充丝绸被源源不断运到远方,南充也由此成为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2016年,南充被先后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绸都”、“丝绸源点”称号。丝绸成为南充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色;南充传承有川北大木偶、川北皮影、川北灯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国家级非遗川北大木偶,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偶,能穿衣戴帽、变脸写字等,也是世界上罕见的木偶艺术;南充阆中被称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西汉时期阆中人落下闳编制《太初历》,恒定春节。
![]() |
国家级非遗—川北大木偶表演 |
据了解,今年7月,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还将联合开展“一带一路·爱上绸都”丝路青年走进南充活动,旨在打造国际文化交流品牌项目。(供稿: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向全发 冯巾纹)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四川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32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