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唐歆 张馨露 记者 郭建坤 文/图)从扫黑除恶到破解新型跨境电信诈骗,在蓬安县人民检察院有这样一个以刘运镁检察官带头组成的“刘运镁检察官工作室”。该团队成员始终坚持在办案一线,专办各类重大疑难复杂新型案件,以司法办案站位前移、效果后延、质效双升为导向,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在一次次的办案中,将自己塑造为更锋利的“检察利器”,刺破犯罪人的阴谋诡计,当好人民的“守护兵”。
“刘运镁检察官工作室”是如何成立以及成立初心是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四川新闻网记者走进蓬安县人民检察院,采访该院检察官——刘运镁。
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刑检办案团队
蓬安县人民检察院为扎实抓强、抓实、抓细基层院建设,贯彻最高人民检察院“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的检察工作总要求,结合业务工作实际,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刑检办案团队,进一步推动新时代蓬安检察工作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 |
第一次见到刘运镁检察官,是在一个“不算太忙”的早晨,他正在为记者的采访做准备。采访途中,刘运镁谈及案件时总是不经意流露出“凌厉”眼神,这是长期办理案件的人才会有的。
谈及工作室建设原因,刘运镁对记者说道,之所以组建一个检察官工作室,是想形成办案合力,通过精细化地办好一个案件,整理出一个可“复制”的办案思路和办案方法,再把“办案模板”推行至蓬安县甚至是南充市,以期为更多的“疑难杂案”提供帮助。
蓬安县人民检察院“刘运镁检察官工作室”正式成立后,优选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办案经验丰富的3名检察官入驻,并在全院双向选择配置责任心强、专业理论素质过硬的3名检察官助理、宣传文字功底深厚的2名宣传调研人员组建“1+3+3+2”模式的检察官办公室,是以办理重特大疑难复杂、部门重点案件为主要职责的新型办案组织。
犯罪有“新招”,办案有“后手”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公民信息泄露和电信诈骗成为当下较为常见的新型犯罪案件。其中公民个人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资源,滋生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活动,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也成为很多公民的“心病”。
![]() |
令刘运镁印象深刻的一件公民信息泄露案件是“周某等11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刘运镁谈及案件说道,“蓬安县院分别于2021年10月29日、2022年3月25日向蓬安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在公诉时,刘运镁根据犯罪不同情形实行区别对待、分层次处理,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
发挥主导作用全流程开展追赃挽损,全过程贯彻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抓住所有程序、所有机会,充分释法说理,最后11名犯罪嫌疑人在诉前均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庭审时长缩减到三小时,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诉讼效率且一审终审;对信息泄露主体进行追责,发出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履职。政府相关部门部署开展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专项行动,加强政策宣传力度。
跨境电信诈骗案件更难追回损失,近年来,受利益驱动部分国内公民铤而走险妄图偷越国(边)境从事电信诈骗活动。2021年8月13日,被告人苏某某、郭某某涉嫌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罪,蓬安县公安局以被告人康某、向某等人涉嫌偷越国境罪向蓬安县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蓬安县检察院在办理苏某某等人偷越国边境案中,发现有关单位存在落实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联防联控机制不到位等社会治理漏洞问题线索。
对犯罪行为实行“断卡、断流”。蓬安县人民检察院结合案件实际情况深入剖析案发背景及行为成因,挖掘相关部门“反电诈保平安”普法宣传不深入、网格化管理工作漏洞,及时制发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检察建议,帮助相关部门完善规章制度,落实“打、防、管、控、建”各项措施;落实打防管控措施,从源头遏制电信网络犯罪多发高发态势,扎实举办普法宣传活动,打消一些人受利益驱动而从事电信诈骗活动的想法。
以老带新淬精兵,“1+1”导师带教制带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青年是什么样,未来就是什么样。在“刘运镁检察官工作室”创建初期,蓬安县检察院就将“1+1”导师带教制纳入建设方案中。“1+1”导师带教制是指工作室检察官与助理以“一对一”结对子的形式,传授业务技能、分享工作经验,引领青年干警尽快成长为提笔能写、开口能讲、受案能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蓬安县检察院的90后女检察官谭云如今也是“刘运镁检察官工作室”的一员。今年刚刚获评“2022年度南充市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从案件管理办公室到公诉科再到第一检察部,从助理检察员到检察官助理再到员额检察官,改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初心。她尽心带领的新人检察官助理如今也可以独当一面,“徒弟”杨森对这位“师傅”评价道,“谭检察官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毫无保留地给我传授经验,是我在检察生涯中的引路人。”
无独有偶,工作室中同样出色的青年还有敬静,从扫黑除恶时期,就开始跟紧刘运镁检察官,后荣获了“南充市扫黑除恶先进个人”。谈及扫黑除恶的经历她说道,“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打响,我负责我院扫黑除恶日常工作。案件评查‘回头看’、线索调查‘第一线’、接访说理‘维稳定’、迎检督导‘摆成绩’、指控犯罪‘最前沿’,每一项工作我都不敢有丝毫懈怠。”
“刘运镁检察官工作室”成立至今,先后获得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工作者、四川检察系统先进个人、成员入选四川检察机关重罪检察人才库。
下一步,“刘运镁检察官工作室”将升级办案阵地,完善基础设施,最终形成满足6人同时办案的专业化场所;进一步提升人员综合素质。通过开展统一培训及实践研讨等方式,鼓励工作室检察官对办案中发现的新案件、新情况、新问题进行集中研讨,实时更新知识储备库;长期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领导带骨干、老将带新兵、员额带助理”的方式传承办案经验,培育后备人才。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四川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32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