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页

四川南充:传承戏剧精髓 坚定文化自信

时间:2022-07-06 19:12:01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王海静

四川新闻网消息(毛俊娴 记者 郭建坤 文/图)为进一步擦亮文旅品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6日上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南充市人民政府主办,南充市委宣传部、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承办的“第五届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在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剧场拉开帷幕。

开幕式上,南充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何远彪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四川省文化旅游厅二级巡视员范远泰致辞并宣布第五届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开幕。开幕式由中共南充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旅局局长赵秀清主持。随后,全体人员共同观看了经典川北灯戏《板桥卖画》。

展示:戏曲艺术与文化融合的振兴发展

本届艺术节以“传承戏剧精髓·共享文化精彩”为主题,每三年举办一次,是四川面向国家级非遗—灯戏艺术举办的区域性特色文化盛会,已成为展示地方戏剧艺术、弘扬地方戏剧文化的全国性平台。艺术节通过开幕式、线下展演、线上云展播等活动,全方位展示川北灯戏及全国各地优秀地方戏剧艺术的魅力。

作为四川省第二届“剧美天府”优秀剧目展演季南充分会场的重要内容,共有来自安徽、江苏、吉林等13支优秀地方戏剧艺术团参加,节目编排新颖,主题鲜明,表演风格各具特色,既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更是一次艺术交流的盛会。

“自2010年以来,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已经走过12个年头,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历史与现实相交,传统文化与时代价值完美融合。”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已经成为南充重要的文化交流品牌,必定会让南充文艺大放异彩。

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活力与生机

绵延400多年历史的川北灯戏原是山村乡野的“农民小戏”。经过多年发展,川北灯戏成了南充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记者了解到,在开幕式上,南充市川剧团(川北灯戏剧团)专场演出了新创排的川北灯戏《板桥卖画》。

这台剧目由南充著名戏剧家、编剧彭碧珠创作,讲述了郑板桥为帮助姜树田一家还款而卖画的故事。据龙立孝总导演介绍,《板桥卖画》讲述了郑板桥路见不平,救助弱者的故事,宣扬惩恶扬善、维护正义的思想,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体现了川北灯戏的独特魅力,在本届艺术节上给广大观众带去了精彩。

还有诸多在剧中担纲角色的青年演员,成为川北灯戏这一国家级非遗文化面向未来的后备人才,演员专业的扮相和扎实的唱功令观众沉浸在戏曲的氛围中,感受到传统文化魅力,也使得川北灯戏在保护中得到创新和传承,于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川北灯戏在一次次充满新意的尝试中,赢得了更多人的喜爱,展现着传统艺术的时代新义。正如京剧大师梅兰芳所说:“一个古老的剧种,能够松柏常青,是因为它随时进步。”

共享:感受文艺戏剧魅力坚定文化自信

为了让文化真正贴近群众生活、贴近新时代,本届艺术节坚持艺术性与群众性相结合,许多内容都采取多市联动的方式进行。据了解,第五届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在成都、宜宾、南充等地联动同时举办,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度。

线下展演除了川北灯戏外,在7月6日下午3时30分,云南省花灯剧院将在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带来《开财门》《游春》《小姨妹过河》三场精彩的花灯戏演出。近年来,云南省花灯剧院致力于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云南花灯戏,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一定会让广大市民和观众大饱眼福。

第五届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群众近距离感受文艺戏剧浓厚魅力,坚定文化自信,振兴民族精神,为加快文旅建设更具创造力、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的文化强省凝聚磅礴力量。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四川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32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