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何肖 李婷婷 郭建坤 文/图)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果城往日的宁静,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南充市身心医院闻令而动、冲锋在前,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把“不辜负这一袭白衣”的初心和使命融入血液中。
“疫”不容辞:总要有人冲在最前线
23日晚,刚刚清点完防疫物资的护士侯发容接到指令:24日凌晨全市要进行全员核酸采样。来不及休整的她,拿上车辆通行证明准备驾车出门接队友集合。
车辆行驶到半路,忽然烟雾缭绕,侯发容下车一看,发现有明火从引擎盖内窜出。她马上拨打电话报警并报告医院请求支援,火势扑灭后,侯发容脸上还是挂着一副着急的神色。原来接她的车还没有到,而疫情情况紧急,她担心因为个人原因耽误核酸采样工作。十几分钟后,医院派遣的车辆接上了她,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刚下车,侯发容便一头扎进工作中。直到第二天上午十点,采样任务圆满完成后,她才想起自己的车还没有处理。
![]() |
在另一个乡镇的“战场”上,一个背井离乡的“大男孩”——张海胜,正和他的队友在漆黑的夜里挨家挨户采核酸。乡镇条件简陋,缺少人手,一个人当两个人使,但是他们没有抱怨,每次完成核酸采样任务回到宾馆后,张海胜的手都被汗水泡的发白起皱,往日平整的脸上也留下了许多深深的压痕。
![]() |
张海胜是四川省凉山州人,两年前入职到南充市身心医院老年精神科,成为一名“身心人”。作为科内少有的男护士,张海胜一直主动申请干着最脏、最苦、最累的活儿。8月11日,刚刚完成鼻部手术的他没有休息一天就返回了病房。面对本轮疫情,张海胜又主动请缨,“护士长,我单身一人,无牵无挂,我去。”一如既往的两个字“我上!”“我去!”“我来!”,是这个不善言辞的大男孩在工作最常说的话。
![]() |
疫情当前,总要有人冲在最前线。南充市身心医院的这一群白衣战士,用微微萤火之光,点亮了夜幕下的南充。
温暖服务:为肿瘤患者寄送“救命药”
南充市身心医院是中华慈善总会援助药品发药点,每个月都有100多名川东北地区的肿瘤患者到医院领药。在南充市辖三区实行静态管理期间,患者的就医拿药成了问题,64岁的陈大爷就是其中之一。
![]() |
8月24日上午,陈大爷的“救命药”快吃完了,但却出不了门,这让陈大爷焦虑不已,便通过“药品领用微信群”寻求帮助。医院药剂科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与陈大爷取得联系,经过层层沟通和协调,25日,药品通过加急快递的方式寄送到陈大爷手中。
近段时间以来,面对许许多多像陈大爷一样的患者,市身心医院药剂科在仅有2人坚守岗位的情况下,仍然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工作人员也始终不厌其烦,与患者耐心沟通、解决问题,为他们送上及时暖心的服务。
![]() |
同时,为了帮助各类群体更好地应对疫情带来的心理困扰,市身心医院还特别为由市民政局牵头开通的战“疫”时期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提供专业支撑,全院所有心理咨询师轮班工作,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人们在特殊时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据了解,南充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心理援助热线来电数量由原来每天的10余个增长至40余个,增长率超过70%,其中疫情防控方面的问题超过50%。“这条电话线就是心理咨询师的抗疫阵地,我们通过电话传递温暖与关爱,希望大家的坚守能够温暖更多人。”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龚杰介绍说。
与爱同行:用“热血”点亮生命之灯
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导致无偿献血人数锐减。面对全市临床供血紧张的局面,市身心医院党委立即在院内发出无偿献血倡议,号召党员干部带头做表率,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在特殊时期用“热血”守护生命。
![]() |
8月25日上午,市身心医院在门诊综合楼前组织开展了无偿献血活动。活动现场,大家在烈日下排起长队,有序填表、测血型、检验、采血,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其中,一位患者家属已经连续多年参加献血活动,当他看到医院发出的无偿献血倡议时,立即将自己生病的家人安顿好,也过来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利用手术间隙前来献血的麻醉医生杨建表示:“我们在手术室工作,常常与血液打交道,最近南充血液紧缺,我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党员,必须要响应号召参与献血。”
本次献血倡议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积极响应,其中有多次无偿献血经历的“老面孔”,也有初次尝试献血的“新力量”。据统计,全院共有30名医护人员参与献血,献血量共计8900毫升。
迎着星河,顶着烈日,送走晚霞,是这段时间以来南充市身心医院全体工作人员最真实的写照。没有谁是天生的“超级英雄”,只有一群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平凡人。这些平凡人有不一样的面庞,不一样的故事,来自南充市身心医院各个岗位,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大白”。(图片由南充市身心医院提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四川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32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