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李婷婷 郭建坤 文/图)在距离南充市700多公里外的甘孜州雅江县八衣绒乡木灰村有这样一名男孩,他叫袁福生,是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文化服务系的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他的家乡有着4000多米的海拔以及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
![]() |
袁福生 |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努力给家乡的发展尽一点力。”如今袁福生正和2名志同道合的同学,通过拍摄宣传短视频的方式一起带领家乡百姓致富。
家乡丰富的农产品资源面临滞销,三人成立“圆梦”短视频拍摄团队
2019年,还在上高中的袁福生,了解到村里大多数村民都存在大量的农产品滞销的苦恼,于是他便利用暑假在成都各地推广家乡的特产,经过一段时间,他发现这种方式就是杯水车薪。
![]() |
袁福生和他的团队 |
直到上了大学后袁福生接触了短视频,恰巧所学的专业也和新媒体有关,于是他决定通过短视频的方式为家乡“代言”。在袁福生的带领下,很快就有了陈晨和严军涛两位同学加入,他们三人共同组建了一支名为“圆梦”的团队,在2022年暑假回乡探亲期间,三人决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反哺家乡,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追梦之路,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积极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发展增添着力量。
![]() |
袁福生的家乡 |
“我的老家在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里,家里的唯一收入来源是靠父母采松茸和虫草,虽然家乡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但是由于山高路远,基础条件落后,我就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袁福生告诉记者,广袤的田野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希望,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人生出彩的舞台。
短视频为家乡代言的道路一波三折,终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针对自己拍摄短视频起步是否遇到过困难?袁福生表示,其实拍摄一开始就遇到了很多困难,在耗时3天的辛苦拍摄后,他们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可是在后期的剪辑过程中又遇到了很多问题,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所有的困难都得到了解决。
![]() |
袁福生“小袁的故事”摄影作品 |
“幸福不仅仅是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更是和爷爷坐在一起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饭以及重温儿时的回忆。”在谈到自己拍摄的作品时,袁福生表示自己很喜欢自己视频里重温和爷爷在青山绿水环绕的田间辛勤劳作的时光。
袁福生“小袁的故事”账号第一个作品发布后就收获了超过自己预期的播放量,并陆续收获了一批粉丝,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己一时间创作不出更多具有新意的作品,导致视频的阅读量并不是很多高,这也让袁福生一度感到迷茫。最后,在尝试各种风格后,他决定换个角度,从“农文旅融合+特色农产品”出发,带着他的团队走遍家乡的每一个村落,通过纪实讲故事的方式用心输出优质内容。
![]() |
袁福生的家乡 |
从拍摄第一条到现在近五十条的短视频,在袁福生的视频中,家乡木灰村的生活习惯和特色民俗风情、青稞酒、酥油包子等食物被一一展示出来,与家人之间的点点滴滴更是为视频增添了别样的感情色彩,他也通过这种更贴近生活的拍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到自己的家乡。
班主任老师眼中,他是一个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学生
当被问到自己毕业后的打算,袁福生坚定地说道:“我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党员,更是我人生的标杆。毕业之后我还是会继续用短视频宣传家乡,同时也去参加考试,我想做一名基层干部,做一个像他们那样为民服务的人。”
![]() |
袁福生就读的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 |
“袁福生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不仅各方面能力比较强,还多才多艺,在班级中担任班长,系上担任学生会文娱部部长,是个懂事也很善良的孩子。”袁福生的班主任老师刘旭,提及袁福生满是对他的肯定,她表示,在做短视频助力家乡乡村振兴这个想法上,系里各位老师也给予了他全力支持,包括遇到困难也是及时帮助解决,希望他不骄不躁,继续坚守自己的初心,运用学到的知识,全力以赴,闯出一片天。
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振兴。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怀揣着一份责任感,一路走来,袁福生的坚持不仅让更多的人通过他的视频了解了他的家乡,更让袁福生自己找到了更高的人生价值,他希望通过短视频为家乡代言的方式,能够为家乡推介更多的特色农产品,在家乡的每一寸土地上留下自己青春的奋斗印记,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照片由袁福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