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页

营山县: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保障百姓就医

时间:2023-02-22 11:28:54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王海静

四川新闻网消息(肖琪 记者 郭建坤 文/图)为更好推进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落地实施,营山县医保局多措并举,对全县医疗机构进行全覆盖,不断为群众门诊就医提供便民的医疗服务,切实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那么“门诊共济”改革究竟给参保人员带来了哪些好处?保障体现在哪些方面?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如何改革?带着众多的疑问,记者先后前往营山县医保局、南充市身心医院进行走访了解。

改革,就是让最有需要的人受益

为更好推进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医疗保障水平。营山县高度重视,加强对“门诊共济”改革工作组织领导和统筹谋划,及时落实定点零售药店有关政策,指导和督促所辖统筹地区的医保部门承担主体责任,将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改革,就是让最有需要的人受益。”营山县医疗保障局局长梁慧敏表示,随着“门诊共济”保障机制落地实施,将普通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范围,门诊慢特病中一些病种将逐步被门诊统筹所涵盖,更为全面地减轻就医负担,实现基金共济保障模式的转变,切实帮助身患疾病、有治疗需要的职工参保人群。

在政策宣传工作方面,该局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广泛开展培训、网络宣传等,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手段,增强政策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对就诊职工正面宣传解读政策及其好处,宣传推广电子医保凭证的使用,提高参保人员的政策知晓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参保人员合理购药,营造良好就医环境氛围。

目的,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

过去大家常常认为住院是大病,门诊是小病,但事实上随着医学的进步,很多的疾病是在门诊发生的,尤其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逐渐成为我们主要的健康威胁。

今年已经79岁的王智勇,是营山县的一名改制退休参保人员,常年患有膝关节肿痛、骨质疏松、胃炎等慢性疾病。“我这些(病)都是老毛病了,以往来都会选择住院,减少费用负担!”王智勇一边看着缴费单子,一边对记者说:“今天一共就234块3毛3的费用,医保报了123块9毛3,剩到没报的刷的医保卡。”

实施门诊共济后,首先最为直观的实惠是,原来到医院看病不住院费用没办法报销,如今去门诊看病购药费用也可以报销了;个人账户上的钱,原来只能个人使用,如今可以为配偶、父母及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支付费用、缴纳医保了;在药店原来个人账户只能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药品,以后可在定点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等。

同时,营山县医保局还加强了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和定点药店的经办建设,让老百姓能够就近看上病、购上药,建立定点的医疗机构跟药店之间的顺畅通道,使门诊的处方及时流转到药店,提升参保人员就医购药的便利性、可及性。

保障,让“看病救命钱”用得精准又方便

为了推进“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平稳落地,对于各医院方面,该局要求各院要加强院内职工“门诊共济”政策培训,对医保经办人员进行结算操作培训,提升经办业务能力,强调医生尽量为病人开具医保目录内的药品和诊疗项目。

“现在去医院看门诊、就医、购药能报销,很方便。”南充市身心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这些年医保设立了门诊慢特病的特殊报销政策,以减轻高血压、糖尿病、透析等治疗周期长、健康损害大、费用负担重的门诊慢性疾病和特殊疾病,涵盖病种也在不断扩大,有效减轻了一部分患者的门诊用药负担,但是仍无法覆盖所有门诊负担较大的病种,很多费用无法得到报销。

针对医保改革后的情况,南充市身心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改革后对病人门诊就诊流程进行了优化,增加服务功能如开设夜间门诊、周末门诊、互联网医院等,方便职工下班后就诊,进一步提升院内职工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

在加强处方流转管理方面,该县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加快医保电子处方中心落地应用,实现定点医疗机构电子处方顺畅流转到定点零售药店,让老百姓能切实、方便地享受到门诊共济的保障。

营山县医疗保障局局长梁慧敏介绍,下一步,将陆续推出相关配套举措,把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中,通过优化申请条件、完善服务流程等措施,鼓励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自愿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同时,继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全县各院门诊的医疗诊治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四川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32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