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页

南充阆中:深挖政德文化 厚植廉洁基因

时间:2023-03-29 15:15:13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王海静

四川新闻网消息 近日,在川北道署内,前来参观的阆中市纪委监委党员干部正聚集在三堂屋后的《天鉴在兹》碑前集体“静思”,反思自己近来的工作得失。

川北道署位于四川省阆中古城内,是全国现存的两处道台衙门之一,这里流传着许多清官廉吏一心为民、清正廉洁、惩贪除恶的佳话,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作为党员干部,面对的情况错综复杂,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得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在“天鉴在兹”碑前设置“静思”环节,能够及时帮助党员干部审视自己、总结得失。

川北道署警示教育作用的发挥,与阆中市纪委监委大力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密切相关。作为四川省首家政德教育基地,自建成以来,已吸引80余万党员干部前来接受政德文化的熏陶。

坚持古为今用,弘扬政德文化

“黎学锦任川北道台20余年,勤政为民,清正严明…”在川北道署内,解说员正向参观的党员干部介绍川北道台黎学锦清正廉洁、孜孜为民的事迹。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阆中丰富的人文历史中蕴含着为政以德的精神品质,依托这些故事开展正面教育引导,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化作用。”阆中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通过对川北道署、汉桓侯祠、贡院、状元洞这四个点位廉洁元素的深度挖掘和整理,打造了“阆中古城政德文化教育基地”,并于同年12月,被四川省纪委监委、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四川省廉洁文化教育基地”。

“‘天鉴在兹’碑正应了古语‘人在做,天在看’,事事都要顺应民心。我们党员干部要具备‘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品质,时刻反思工作上的疏漏,警惕工作中的歪风邪气,才能真正把群众的事办好。”参观川北道署的一名党员干部说道。

在阆中古城政德文化教育基地的强势带动下,阆中市纪委监委相继打造了阆中红军烈士纪念园、李先念故居陈列馆、阆中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等一批廉洁教育场所,形成了多元化的政德文化教育集群,并将这些场所串点成线,绘制成一张特殊的地图——“阆中清廉之路”,成为党员干部接受政德教育的好向导。

开展有形有效的政德教育,离不开专家学者的智力支持。阆中市纪委监委采取“校地合作”模式,联合四川大学、南充市文化旅游职业学院、阆中市委党校等单位,研究形成了课题成果《阆中古城政德文化研究与传播—新时代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研究》,微党课《贡院——感受科举文化 严守铁的纪律》《状元洞——廉洁齐家弘美德 传承优良家风》《川北道署——历川北道署 悟为政之德》《汉桓侯祠——在义薄云天中探寻初心使命》《红军纪念馆——英雄的阆中儿女》,借助专家学者的思想碰撞,让政德文化真正发挥教育教化、正心正行、成风成俗的作用。

弘扬家风家训,涵养为政之德

“看到陈氏三状元的读书场所,聆听着他们勤学苦读、高中状元、心怀家国的故事,让我对家风连着党风、家廉才能政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当以实际行动传承好家训、弘扬好家风。”在参观完状元洞后神佑感触地说。

状元洞通过展示陈氏三状元读书场所,讲述陈母教子、偿值取马、婆媳同厨等故事,传递出“廉洁齐家弘美德”的陈氏家风文化。

在阆中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看来,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它是折射作风的一面镜子,是透视党风的一个窗口。因而,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绝不是私事、小事,而是关乎党风政风作风的大事、要事。党员干部要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精髓,形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的好家风。

此外,阆中市纪委监委还着眼于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好家风培树工作,积极寻找身边的好家风故事,将其转化为教育身边人的范例,相继评选出“孝老爱亲”“清正廉洁”“爱岗敬业”等多个类别的“最美家庭”30余家,在全市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国是家、族为根、善作魂、俭养德、诚立身’,这是张晋铭同志祖上流传几百年的家训,他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家训家规……”在好家风报告会上,阆中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向大家介绍着“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张晋铭的先进事迹。

“听了这么多好家风故事,我深受触动。作为党员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持家、干净做实、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阆中市木兰镇党委书记何科易说道。

丰富传播载体,厚植政德底蕴

“不孝,何以尽忠;不孝,何以为官。来人,摘去他的顶戴花翎,打入大牢…”川北道署内,廉政情景剧《道台审案》正在上演,吸引了200余名干部群众驻足观看。

《道台审案》是阆中市纪委监委联合市文联、市文投公司,根据清川北道台黎学锦惩贪除恶的真实事迹改编创作的情景剧,在反映黎学锦廉洁奉公、勤政爱民优秀品质的同时,配合着演员们惟妙惟肖的表演,赢得了台下观众连连喝彩。

“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将政德文化呈现在大众面前,既是一场生动的视觉盛宴,又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阆中市交运局安全总监蒲标说道。

除了优化提升“道台审案”“鏖战考场”“秀才赶考”等11场情景剧以外,阆中市纪委监委编撰政德文化书籍《阆中古迹话政德》,面向全市发放2000余册;开发兼具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服装、电子产品、办公用品等特色文创产品近30个,将政德、家风等廉洁文化植入日常生活中,焕发出新的光彩,不断增强廉洁文化的传播力。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加强政德文化建设,引导党员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从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和领悟修身做人之道、为人处事之道、为官为政之道,进一步带动推动社风政风民风持续向善向上。

为了扭住“不想腐”这个根本,补足理想信念之“钙”,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拒腐防变能力。阆中市纪委监委依托阆中古城的资源优势,深挖红色文化、三国文化、家风文化、科举文化中的廉洁元素,用好用活各类形式和载体,引导党员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根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障。(供稿单位:阆中市纪委监委)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四川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32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