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页

“顺庆·川北大木偶”和“阆中·丝毯”成功入选首批“非遗四川 百城百艺”非遗品牌

时间:2023-10-16 22:27:39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王海静

四川新闻网消息 近日,南充市“顺庆·川北大木偶”和“阆中·丝毯”成功入选首批“非遗四川 百城百艺”非遗品牌,每个项目获得奖补资金100万元。

近年来,南充市积极申报“非遗四川 百城百艺”非遗品牌评选,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四川省委省政府,南充市委市政府关于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世界罕见的木偶艺术、中国民间艺术的冠冕”——顺庆·川北大木偶

顺庆川北大木偶是全球唯一的大型木偶剧种,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2006年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曾多次斩获国际、国内大奖,代表作品有:《彩蝶的神话》《龙门传说》《丝路驼铃》等,是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对外文化交流精品项目。

其偶身高大,比京木偶大出三倍以上,造型生动,酷似真人,表演生动细腻、丰富离奇,不仅能穿衣解带、拂袖掸尘、吹火点蜡、吸烟喝茶,而且五官灵动、下腰叩首、舞刀弄剑、吹拉弹唱,尤其在表演神话、童话、特技等方面,更有独到之处。

2018年平昌冬奥会川北大木偶“熊猫队长”惊艳亮相,赢得世界喝彩!

2014年,中国(南充)亚太国际木偶皮影展演基地永久落户南充。三年一届的中国(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被纳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会活动名录。

“东方软浮雕”——阆中·丝毯

阆中丝毯历史悠久,自明代开始就出现了丝毯编织作坊。阆中丝毯是纯手工制作的真丝地毯,以周密、美观为特色,被誉为“东方软浮雕”。2014年,“阆中丝毯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阆中丝毯图案精美、颜色淡雅、质地细密、毯身柔软挺实,有不变形、不褪色、防虫防水等诸多优点。利用蚕丝的光泽和织造时的统一方向性,使丝毯于不同角度呈现不同的色彩和光泽变化,光彩四溢,十分梦幻。用料讲究、工艺繁复,具有极高的艺术美感和工艺水平,代表了丝毯编织的最高成就,长期以来都是达官贵人的专享奢侈品,民间多有收藏和传世。

阆中完整地保留了传统丝毯编织全流程技艺,一些在国内外早已消失的绝技在这里得以良好传承。

“片剪饰花”绝技是以剪刀为工具,采取开、片、剪、投等技法,使平面的图案呈现浮雕感,让静态图案具有动态视觉效果。还有“织活图”绝技,织造者不点画坐标和色谱,仅观察图画原作,靠自身对图画的鉴赏和理解进行二度创作,原图颜色层次变化完全靠丝线来表现,作品大小、神韵皆成于心、眼、手的高度协调统一,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能力和表现手法,故“每作百幅而无一尽同”,孰优孰劣,各持己见。

“南充市始终坚持系统观念,立足资源优势,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深挖南充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大力推进非遗品牌培育和推广,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利用,推动品牌赋能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供稿单位: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四川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32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