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南充  >  专题专访

遇见“南博” 探文脉华章 | “南博”一周年

2025年05月19日 11:33:55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李婷婷

当嘉陵江水映着晨曦泛起粼粼波光,形似传统“龙印”的南充市博物馆悄然揭开面纱,把千年文脉酿成了可触摸的时光礼盒。

从2024年2月7日试运行的第一缕灯光,到5月19日正式开放的璀璨亮相,超过51万人次用脚步的丈量,让古老的砖瓦在现代光影里焕发新生,于光影中邂逅城市记忆,让沉睡的文物在游客的惊叹中舒展笑颜。

如今,已满一岁的“南博”,它以精彩的展览、多元的活动以及卓越的文化呈现,勾勒出一幅惊艳四座的文化长卷,成为南充乃至川内的文化新地标,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历史的足迹,感受文化的魅力。

穿越千年,不断完善历史的拼图

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时光之门。

作为综合性博物馆,南充市博物馆展陈面积12386平方米,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丝绸等文物3400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6件,年代最为久远的文物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

南充市博物馆以嘉陵江为轴,设有“嘉陵长歌”“寻梦三国”“绸都风韵”“岁时淳风”“峥嵘岁月”五大常设陈列馆,每一个展览厅都像是时光的停泊站,涵盖了从旧石器时代、商周直至近现代等各个时代,包括历史文物、红色文物、非遗、丝绸等藏品系列,让参观者穿梭于历史的长廊,通过更加鲜活、立体的方式,触摸几千年前的文明记忆。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每一件文物的加入,都让博物馆的历史脉络更加清晰完整。在过去的一年,南充市博物馆在文物上新和征集方面成果斐然。从区县集中文物2603件(套),这些“本地明星”带着独特的文化烙印,极大地丰富了博物馆的地域特色;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文物的举措也收获颇丰,成功征集到36件(套)文物。

“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与热情参与,宛如一场文化接力,使得诸多散落民间的文化瑰宝重归‘大家庭’。”博物馆展陈部负责人说,这些文物的上新,为游客带来了源源不断地惊喜,也让南充市博物馆的馆藏更加丰富多元,不断完善南充历史的拼图。

“C位”出圈,让游客遇见“南潮”

在南充市博物馆众多引人注目的文物中,一件在网络上意外走红的汉代陶俑,被网友亲切称为“奥特曼文物”的陶俑,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关话题#原来汉朝人也相信光#在微博上短短三天阅读量便突破一亿。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在博物馆内,常常能看到游客们兴奋地在陶俑前合影留念,感受着这种跨越千年的奇妙文化碰撞。

“奥特曼文物”的爆火,让更多人将目光聚焦到南充市博物馆。它不仅为博物馆带来了极高的人气,更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完美融合的生动范例。

而这里从不缺震撼——周虎纹斧形铜钺、南宋镀金花卉纹银盘、东汉鎏金负罐铜鸟等代表性文物,更是全方位展示南充地域历史文化。

“钺”正如西周金文和《尚书》《左传》《史记》等文献中所记载的,象征授予其征伐大权,代表着持有者生杀予夺的权力;金银器具亦如《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的宋代皇亲贵族、王公大臣、富商巨贾享用着大量的金银器皿,就连民间的酒肆、茶馆所使用的炊具亦是用银制造,彰显了当时工艺的精湛与皇室的奢华;东汉鎏金负罐铜鸟则仿佛诉说着汉代西南地区汉人社会的中上阶层关于服食升仙的信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南充市博物馆,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在‘周边’上也是下足了功夫。”博物馆宣传推广部负责人说,通过开展互动式文创体验活动,博物馆邀请游客亲自参与周边产品制作,如虎纹铜钺手绘石膏冰箱贴、镀金花卉纹银盘丝巾等,既实用又富有文化内涵,深受游客喜爱。

在这个过程中,游客不仅能加深对文物的理解和记忆,也能将这份独特的文化体验带回家。通过互动式的体验,为公众打造可体验、可把玩、可带走的“南潮”。

探索“南博+”,让“博物致知”走进更多人生活

当文化遗产走出展柜、走进生活场景,文化自信便有了更加具象的载体。从常态化的社教活动到考古研学,从名家书画展览到专家知识讲座,南充市博物馆方兴未艾,不断创新形式,让历史焕发活力。

在社会教育方面,举办了63场社教课程,涵盖“非遗木版画”“型糊染”“泥塑”等十余项手工活动,服务了1300多名青少年;长期开展的“我在博物馆里修文物”社教课程结合了文物特色与手工技艺,让青少年对文化保护有身历其境的体验。一年来,共接待了200多个研学团队,各种特色的主题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感受历史,激发文化兴趣。此外,博物馆还邀请西华师范大学历史学专家蔡东州教授开展《蜀道及其文化遗存》讲座,深入解读蜀道文化,拓宽知识视野。

在主题展方面。“诗画嘉陵、人文南充川渝历史名家原作展”在南充市博物馆惊艳登场,张大千、骆成骧等100余位川渝先贤名家的100余幅精品原作集中展出,《故乡人》南充老照片专题展、《发现南充美》大学生作品展、“童真笔触·艺展文博”——南充市青少年儿童主题作品展等多个主题展览,通过多样化形式,丰富观众参观体验,强化教育效果。

在宣传活动方面,南博“寻宝记”活动在中秋、元旦、春节等节庆期间精彩上演,将文博知识与创新活动形式融合,吸引众多游客打卡。

2024年春节的甲辰龙年“寻龙记”;“童心相绘・爱在南博”儿童画展及义卖;“博物馆里过端午”主题系列活动,包括猜谜祈福、射五毒、做五彩绳、香囊等;“咏月中秋·拾趣南博”南充市博物馆中秋主题系列活动,汇集了汉服妆造体验、闯关趣玩、非遗体验、中秋雅集等多项体验项目,为游客编织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国庆期间,国庆快闪、红色相馆、知识问答、非遗技艺体验等活动,让游客在欢乐中领略南充文化底蕴。

2025年春节期间,南博新春寻宝记、新春快闪、知识问答、南博社教、新春趣玩、非遗体验等超多超丰富的春节活动,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别样的春节文化体验。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的魅力,我们在重要节庆,都会举办与传统文化、馆藏文物等相结合的活动。”博物馆主要负责人表示,“喝一杯南博‘周边’咖啡,听一场蜀道讲座,看一场书画展,再和NPC来一次知识的碰撞,这些体验只有南充市博物馆才有。”

如今,去南充市博物馆打卡早已成为不少游客到访四川南充的“标配”行程之一。

夏风习习,嘉水悠悠,作为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一岁的“南博”,正带着满满的文化底气和青春活力,向世界张开双臂。(供图:南充市博物馆)

编辑:刘亚宇